守安息日是律法主義的表現嗎?
許多基督教派認為,安息日屬於摩西律法,而「主耶穌已經成全律法了」(太五17),所以恩典時代的基督徒不必再守安息日。然而,聖經並不是這樣教導。安息日並不是摩西頒佈律法的時候才被設立的,而是神創造天地萬物之後,就被分別出來、定為聖日,並且賜福的日子,是超越律法、超越族群,賜給普世人類的恩典。
「天地萬物都造齊了。到了第七日神造萬物的工已經完畢,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,安息了。神賜福給第七日,定為聖日,因為在這日神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,就安息了。(創二1-3)」
不僅安息日一直存在,我們也必須持續守安息日,並且,不是如法利賽人或拉比猶太教所教導的那樣,守「律法的安息日」,而是要按照主耶穌所教導的真理,守「恩典的安息日」。猶太教的口傳律法Mishnah訂了三十九條守安息日的律法,規定了種種在安息日不可作的事,包括導致生產食糧或預備食糧的步驟,如:播種、耕作、收割、捆紮、打穀、揚場、挑選、碾磨、過篩、揉捏、烘烤等等;而諸如寫作、建築、點火熄火、以及物品從一處到另一處的運輸,也都是被禁止的行為。但是,這些規定,沒有一項是真神藉摩西頒布的律法,也無法叫人進入神所應許的真正安息。他們是用人的遺傳廢了神的誡命。若是這樣守安息日,確實是律法主義的表現。但主耶穌要我們勝過文士與法利賽人的義,要在恩典與真理中,真正地分別、記念並享受安息聖日。
律法與恩典的區別,我們可以從主耶穌所設的「新舊難合」的比喻了解。主耶穌說:「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,若是這樣,皮袋就裂開,酒漏出來,連皮袋也壞了。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裏,兩樣就都保全了。(太九17)」
新酒比喻主耶穌所帶來的恩典與真理,舊皮袋則是法利賽人所死守的律法儀文。主耶穌所傳的恩典與真理,無法透過僅僅遵行字面規條(舊皮袋)來獲得。恩典與真理內中有活潑的生命,如同新酒還會膨脹,因而應該裝在有活性、彈性的新皮袋裡,也就是說,唯有人能放棄人間傳統的觀念,接受耶穌為要破除人對律法的錯誤解讀所帶來的新思維,才能真正勝過法利賽人的義,得著神的義,進入恩典與真理。
耶穌說:「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,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。」(可二27),因此,安息日的目的,是要使人得舒暢、得恩典。其遵守方法,並非如猶太人所規定的那樣,在這日使人受綑綁、什麼都不可作。
主耶穌已為我們做了榜樣,讓我們曉得恩典的安息日當如何遵守。祂曾在安息日給人醫病(太十二9-13;路十三10-17),猶太人以為祂干犯了安息日;但是主耶穌說:「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」,這就是律法的安息日與恩典的安息日所不同的地方。
那麼,我們要如何遵守恩典的安息日呢?我們當遵安息日為聖日,在此日紀念神的創造與救贖之恩,想念神的作為、屬靈的追求、屬天的應許(西三2),並要說造就人的聖潔言語。不應該在神所賜福的安息聖日,辦自己的私事、隨自己的私意、說關於自己的私話(賽五十八13),這樣身心才能真正得到安息,享受安息日之快樂。
常見問題
Q:安息日是何時被神設立的?
A:安息日並不是摩西頒佈律法的時候才被設立的,而是神創造天地萬物之後,就被分別出來、定為聖日,並且賜福的日子,是超越律法、超越族群,賜給普世人類的恩典。「天地萬物都造齊了。到了第七日神造萬物的工已經完畢,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,安息了。神賜福給第七日,定為聖日,因為在這日神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,就安息了。(創二1-3)」
Q:什麼是猶太人守的「律法的安息日」?
A:猶太教的口傳律法Mishnah訂了39條守安息日的律法,規定了種種在安息日不可作的事,包括導致生產食糧或預備食糧的步驟,如:播種、耕作、收割、捆紮、打穀、揚場、挑選、碾磨、過篩、揉捏、烘烤等等;而諸如寫作、建築、點火熄火、以及物品從一處到另一處的運輸,也都是被禁止的行為。但這些規定,沒有一項是真神藉摩西頒布的律法,無法叫人進入神所應許的真正安息,若是這樣守安息日,確實是律法主義的表現。
Q:「律法」與「恩典」的差別?
A:主耶穌要我們勝過文士與法利賽人的義,要在恩典與真理中,真正地分別、記念並享受安息聖日。耶穌說:「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,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。(可二27)」,因此,安息日的目的,是要使人得恩典。其遵守方法,並非如猶太人所規定的那樣,在這日使人受綑綁、什麼都不可作。主耶穌已為我們做了榜樣,祂曾在安息日給人醫病(太十二9-13;路十三10-17),猶太人以為祂干犯了安息日;但是主耶穌說:「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」。
Q:我們要如何遵守恩典的安息日呢?
A:我們當遵安息日為聖日,在此日紀念神的創造與救贖之恩,想念神的作為、屬靈的追求、屬天的應許(西三2),並要說造就人的聖潔言語。不應該在神所賜福的安息聖日,辦自己的私事、隨自己的私意、說關於自己的私話(賽五十八13),這樣身心才能真正得到安息,享受安息日之快樂。
相關文章
相關影音